《黑神话:悟空》的英文翻译亮了
来源:开云体育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10-02 03:50:50
8月20日发布的《黑神话:悟空》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作为中国首个线A游戏,即以高开发成本、长制作周期和大量资源投入为特点的游戏,《黑神话》代表了中国游戏产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海外媒体也丝毫不吝“赞美之辞”,用上了给好莱坞大片的“宣传语”。《黑神话》同样引起了国外不少媒体的关注,包括英国路透社、美国《Variety》在内的多家外媒都在其上线后进行了相关报道。
中国玩家疯狂痴迷《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被认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这款根据1592年小说改编的中国电子游戏,在短短几天内就成为了史上最受喜爱的游戏之一
中国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便在全世界内掀起热潮,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游戏在国内收获了众多好评,但在海外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blockbuster表示非常成功的电影/书/游戏;一鸣惊人的事物,大多数都用在新闻或口语当中。用来形容这样的游戏再恰当不过了。再比如:a Hollywood blockbuster好莱坞大片。
标题中的an instant global hit(在全球迅速爆火的游戏),就是对比过爆款的影视剧的报道中很常用。
Hit在很多情况下用在名词前作形容词定语,表示“很火的事”,如a hit game(很多的游戏),或a hit song(很多的歌)。它也可以直接作名词,表示相同的意思:非常成功/流行的某事。
据CGTN报道,88.2%的受访者认为这款游戏代表了中国同类型游戏的精良制作水平,展现了中国游戏产业的巨大潜力。有网友评论道:“虽然我不玩游戏,但是《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的画面真的很惊艳。”
- 超过经典游戏《埃尔登法环》、《赛博朋克 2077》,Steam平台历史同时在线人数最多的游戏中排名第4……
这款游戏以《西游记》为创作蓝本,玩家在里面扮演一名“天命人”(the destined one),踏上一条充满危险与惊奇的西游之路。游戏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比如传统建筑、文物古籍以及历史传说等。海外游戏媒体对这款游戏有这样的评价:A Compelling Journey Into Chinese Tradition(引人入胜的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之旅)
该游戏的预告片和游戏演示在中国的B站(相当于YouTube)上已获得超过1亿次观看量,在YouTube上也超过了1000万次观看量。根据第三方Steam数据库网站SteamDB的数据,《黑神话》目前位居全球销售榜的首位。
在国外,X平台(原推特)话题#BlackMythWukong 也登上多国热搜榜,Steam官方更是罕见地专为《黑神话:悟空》发布推文,宣布游戏正式上线。
“对我来说,这款游戏简直是年度最佳候选者,我才起步玩,这款游戏太美了!!!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决定你是否应该购买这款游戏!一定要买这款游戏,因为它真的是巅峰之作。”
“终于,经过漫长的四年等待,现在是孙悟空辉煌时刻的到来!我的《西游记》之旅真正开始了,正在玩《黑神话:悟空》。”
“(游戏)开场简直令人疯狂,就像电影一样,有点《战神》的味道。表现还不错,但还有提升空间。画面非常惊艳。我注意到有一些我不喜欢的隐形墙,但我会习惯的。战斗很有趣且令人满意。这是一款不可思议的游戏,我很喜欢。”
“在没有读过原著时,中国人也绝不会说《巫师》系列很难玩。相反,他们会讨论游戏玩法和剧情。《西游记》是中国的经典名著,非常有名。如果你不知道它,那不是悟空的问题。”
“让完全不熟悉某个文化的人告诉本文化的人该如何讲述自己文化的故事,这是种种族主义行为,十分殖民主义。”
游戏正式上线后,更多玩家呼吁人们丢掉“政治化”和“偏见”的眼光,回归初心,回到游戏本身。
“如果《黑神话:悟空》表现出乎意料地好,它可能会激发中国玩家对单人动作游戏的兴趣,促使他们想要去尝试更多。这种情况下,整个西方游戏玩家和开发者都会受益。这不是一场零和游戏。”
据了解,《黑神话:悟空》预告片发布以来,就在海外受到热烈追捧,不少外国玩家们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游戏的文化内涵,开始集体阅读《西游记》。有的外国玩家特地跑到附近书店,搜刮起了《西游记》的英译本。
英文名是Black Myth: Wukong,把“悟空”直译为Wukong,而不是Monkey King,更能体角色的中国特色,保留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元素。
“妖怪”被翻译为了“Yaoguai”,而“黑熊精”则被翻译为了“Black Bear Guai”。
对于这个翻译,网友们意见不一。有些人认为使用英文“monster”翻译更准确、清晰、易于理解。但也有的人觉得拼音翻译更为地道,“妖怪”和“黑熊精”都是国内独有的概念,采用拼音比找一个意思相近的英文单词更不容易产生歧义。且拼音译名更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和猜测。
8月19日,《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也透露出游戏中的一些名词海外翻译采用的是拼音,如“悟空”没有翻译成“Monkey King”,而是直接翻译为“Wukong”,因为它“足够好听,而且足够清楚”。而悟空使用的兵器“金箍棒”也没有翻译成“镀金的长棍子”,而是直接用拼音“Jin Gu Bang”。
游戏第一章的很多boss译名也体现了这一特点。比如“广智”和“灵虚子”这两个西游记里面的角色直接译为Guangzhi以及Lingxuzi。另一个角色“波里个浪”则翻译为:Baw-Li-Guhh-Lang,这种译法专业上称为phonetic representation,有点类似中国人用“注土音”来学英语单词。
比如一些老外会用Nee haoww来代替“你好”的发音,用Nee chrr luh mah来代替“你吃了吗”,用Dzaoww-shung haoww来代替“早上好”。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不用专门学拼音就能发出类似的声音。“波里个浪”译为Baw-Li-Guhh-Lang也能让老外感受到这个名称发音上的节奏感。
“幽魂”译为Wandering Wight,其中wandering意思是“流浪的”,wight指的是“鬼怪”。这里为啥不翻译为Wandering Ghost呢?这是因为ghost在英语里面通常指的是没有形状、悬浮在空中的幽灵,而wight的形象更接近“骷髅怪”。因此Wandering Wight是一个更加准确的译名。
游戏里面还出现了“黑风大王”和“黑熊怪”两个角色,其中“黑风大王”意译为Black Wind King,而“黑熊怪”则翻译为Black Bear Guai。制作方直接将“怪”翻译为Guai而不是Monster,是因为中国文化里面的“妖怪”和西方的monster存在一些区别,值得重新创造一个名词来定义中国的“妖怪”。
类似的例子还有游戏的隐藏角色“赤髯龙”,官方将其翻译为The Red Loong,而不是The Red Dragon。这是因为中西方对“龙”的概念理解不同。西方龙通常口吐烈焰,巨翅长鳞,形象比较负面,而中国龙是“马头+鹰爪+鱼鳞+鹿角+蛇身+没有翅膀”的形象,通常带有正面含义,因此能用loong来定义“中国龙”。
国内一些官方媒体也将龙年译为“the year of the Loong”,这样做才能够把“中国龙”这一概念更好地推广出去。
Copyright © 2019-2020 www.ccwhw.com 开云体育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2020011169号-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