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龙游
来源:开云体育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27 17:01:18
龙游,是一个历史悠远长久的故国名县。这里有近一万年前人类生活的遗址。春秋时曾是越国西部的诸侯国——姑蔑国的国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姑蔑地建大末县,成为浙江最早设立的县治之一,屈指一数,建县史已有2244年。
龙游地处浙西金衢盆地中心,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有南山和北山两列山脉。仙霞岭余脉耸峙于南,浙东丘陵蜿蜒于北,地形起伏犹如游龙之姿,因而在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从三国时的龙丘改称龙游。
龙南峻岭,庙下溪由此发迹,沿长生桥顺流而下,与遂昌溪在溪口汇集,经灵山,过龙游,由灵山江流入衢江。1916年,13岁的华延年(华岗)在父亲华三铭的支持下,考上了距庙下二三公里的溪口中和完全小学。二三公里的距离,是华岗向近代中国社会迈出的第一步。溪口水陆交通方便,客商车辆往来不绝,有当地小上海之称。随着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溪口成为交通和经济的枢纽,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兴起和思想的开放,往来衢州、杭州、上海的读书人也不少,新的文化书籍和政治思想也在这里传播。此时的华岗对汲取知识是如饥似渴的。无论在校或是放学在家,甚至在每天往返学校的路上,他不是看书,就是背诵课文和思考问题。同学评价他,“学校里的球场上是看不到他的身影的,连打乒乓球也不参加,他总是在看书”。华岗对时事的作文,老师称之“清顺无疵,识解超群”。升入浙江省第八师范(衢州八师)以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像《独秀文存》《吴虞文录》《东方杂志》《浙江潮》等讨论民主、科学的书刊冲击着华岗对现实的思考,也打破了华岗埋头读书、专心问学的生活。这是华岗主体意识的觉醒,用他的话来说,“从对政治不关心到关心,是思想上的觉醒”。一百年后,2019年9月,仍是在龙游这片土地上,一群青年在全县第八届微党课舞台上竞相阐述对理论之于实践的理解。“微党课”作为龙游县凝聚基层力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载体和品牌项目,已连续开展了8年。全县各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累计共有2000余名青年党员干部站到了微型党课的讲台上,80多名优秀选手为听众们送上了一场场“思想盛宴”。会理论、善宣讲的这群青年人,如果聚集起来,会是怎样的一股力量?习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五四寄语”,提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龙游在本次微党课获奖选手基础上,从全县各领域、各战线选拔吸纳业务突出的年轻党员,组建了一支有思想、有活力、能创新的宣讲队伍。这支当时名叫“8090”理论宣讲团的青年理论宣讲队伍,是龙游探索新时期理论宣讲工作创新与实践迈出的重要一步。成立初期的“8090”理论宣讲团成员有(排名不分先后):王莘子、伊然、金曌、王麒诚、吴晓辉、陶露涵、盛家钰、王琳、黄晓芳、黄思捷、雷鸣、杨靓、周静怡、巫凡、吴毅鑫、金芝媛、方淑媛、范磊、许晨、项文韬、刘文学、叶佳豪、姚泓钰、俞惠、方瑜、李一雯、叶月霞、叶小丽、张文菲、周巧文、雷焕、余琳、付佳妮。
1924年2月,华岗改名华少峰,转往宁波第四中学。四中的校长经亨颐是一位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提倡加强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觉、自治和自学能力。他经常请校外知名人士来校演讲,如胡汉民、戴季陶、吴稚晖、恽代英、杨贤江、陈望道等,并允许每周三下午作为爱国活动时间。华岗是带着参加政治活动的一颗火热的心来到四中的。1923年,还在衢州八师的华岗参与杨贤江发起的“学生政治运动和入党问题”的讨论。在恽代英等人的领导下,华岗的政治觉悟和组织觉悟慢慢地加强。“我们一定要为中国造一个最有力量的革命党,除了这,没有法子救中国!”这段线年秋,华岗和汪子望、谢传茂等人,作为革命群众中的骨干分子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初冬,华岗担任了团宁波地委宣传部的负责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对于中国人来说,思想理论宣传工作是开展革命斗争、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思想理论宣讲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重要法宝。要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对宣讲者而言,一场理论宣讲背后的功课很多,首要就是学理论和懂理论。宣讲员姚泓钰是一名医务人员,第一次接到为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龙游分校70多名学生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任务时,她的内心十分忐忑。作为医务人员,她平时接触理论的时间相对较少,对于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宣讲,她还是有点底气不足。“但作为一名宣讲员,就要尽职尽责,把党的政策和方针讲得深入人心。”宣讲团的导师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因为宣讲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医生、教师、民警,有基层干部、税务工作者、社保人员,系统学理论的时间不多,宣讲团特聘理论功底深、实践经验足的导师作为宣讲团导师,进行“一对一”结对帮带,补理论、补语言、补专业,严把试讲关、培训关、实践关。此外,定期为宣讲员推荐、赠送优秀书籍也是提高理论素养的有效方法。“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头脑风暴、小组讨论、集体备课是宣讲团成立初期并沿用至今的成稿有效方法。在2020年拍摄的8090宣传片《青春力量》画面里,展示了1分钟的小组磨课场景。画面中,宣讲员围绕一个主题讨论磨课、比稿替换,对稿件和宣讲中有一定的问题抽丝剥茧,逐一剖析解决。“关于复工复产主题,我这里有复工专列的例子,你看看能不能用?”“结合东西部扶贫理论内容会不会更饱满些?”每次宣讲前,宣讲团成员都会开展统一备课、交流研讨,确保宣讲内容精准、观点正确,年轻人会在思维碰撞中爆出令人惊喜的火花。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一个个宣讲任务在一遍遍磨课试讲后出色完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8090把政治话语转化为群众话语、把理论用语转化为生活用语,深深的话浅浅地说,重重的事轻轻地讲,让党的声音持续传播。此时,“8090”理论宣讲团正式更名为“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2020年6月,习在光明日报报送的《激发青年人思政学习的内生动力——关于浙江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的调研》上作出重要批示,、黄坤明就贯彻重要批示精神,总结推广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经验,做好青年理论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泼天的“富贵”落到头上,接下来,龙游该怎么干?拨雪寻春,烧灯续昼。龙游在青年理论宣讲上探索前行。一个总领性的文件。2020年6月10日,《龙游县委关于高水平体系化推进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的实施建议》印发,明确了“理论进万家、最后一公里、走群众路线、育时代新人”工作目标,提出了“坚持政治引领、坚持青年主体、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统筹推进”四个原则,指出了青年理论宣讲工作今后的7项具体工作目标。总领性文件的印发,为龙游探索青年理论宣讲工作、持续放大先行效应提供了依据。
一个孵化宣讲的基地。2020年8月,位于宝塔路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孵化基地正式启用。基地设有阅览室、直播间、名师工作室、办公区、备课室、试讲间、会议室和中心露台等八大功能区块,实现宣讲从稿件诞生、磨课试讲、人员培训、宣讲展示的全周期场景应用。为了更贴近青年,8090孵化基地向宣讲员们征集了字画、剪纸、摄影等作品,基地回廊也展示了宣讲员的漫画故事、宣讲心得,真实展现宣讲员从“宣讲小白”到“金牌讲师”的蜕变。如今,孵化基地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达百余次,更有读书会、茶话会等活动,成为了宣讲员思想碰撞和精神交流的重要场所。一套体系化的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四套班子成员协同推进的工作领导小组,搭建“领导小组+县领导+8090专班”的组织架构,优化县级总团、乡镇部门分团、基层网格小组组成的三级宣讲结构,统筹推进全县青年理论宣讲工作。2020年5月,成立全省第一个青年理论宣讲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场所设在8090孵化基地,实行集中办公、实体运作,专人专职、专业专办。
信仰是我们内心的明灯,它让我们在困难前不屈不挠,坚定前行。华岗说,自己首先是一位战士,然后才是学者。从1924年开始,华岗一共发表了专著16部、论文167篇。作为战士,他以笔为剑,以墨为锋,以字为刃,他的一生都在为信仰而战。1923年前后,华岗一边忙于政治活动,一边抓紧时间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革命理论。他组织出版《社会科学的研究》,主编《列宁青年》。1931年,华岗开始启用“华岗”这一笔名。同年7月出版的《大革命史》,被誉为当代人写当代史,革命家写革命史的一个范例。1937年,中央任命华岗为《新华日报》的首任总编辑,当时的《新华日报》成为党的政治、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斗争的舆论工具。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华岗为新中国山东大学第一任校长。在顺利完成前身——华东大学和山东大学的两校合并后,华岗抓住“大学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问题”,改革教育体系、建设科研型高校,还亲自上政治大课,开设“中国近现代史”“五四运动史”“鲁迅研究”等新课。1951年,他创办了学报之王——《文史哲》。当时,上海市市长陈毅说,“大学就是要通过教学和研究为国家培养合格而又对路的有用人才,而学报正是检验这种成就的标尺。山东大学创办的《文史哲》是开风气之先。”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无论在哪一岗位,华岗始终忠于信仰。四季流转、岁月更迭,批示四年多来,8090始终牢记使命嘱托,围绕“理论进万家、最后一公里、走群众路线、育时代新人”工作目标,奔着成为领域标杆和全国示范的前进方向,持续推进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迭代升级,不断激发青年理论宣讲的创造性张力。
如今,8090已形成队伍、研学、课程、场景、管理、保障六大体系;宣讲员从原来30多人增加至4300余人,形成了“1个县团+98个分团”的总体架构;阵地从一个孵化基地新增为“一中心一书房四基地N场景”,每个乡镇村落都有特色宣讲场景;宣讲对象也从线下延伸到线上,从电台广播,到开通视频号抖音号直播间……
2023年7月,制定全国首个青年理论宣讲团建设市级区域标准——《青年理论宣讲第1部分:宣讲团建设》正式施行,同年12月,以“龙游模式”为样本的《青年理论宣讲工作导则》获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2024年1月,《新时代青年理论宣讲的龙游实践》出版,为全国青年理论宣讲团建设提供龙游样板。
宣传工作被称为播种机。“思想的种子一旦种下,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宣讲团成员、00后大学生钟欣也是2021年开始参加暑期的“大学生实践训练营”的,在经历导师结对指导、宣讲PK赛和宣讲展示后,她回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牵头成立校园分团,吸引了60多名志同道合的00后小伙伴加入。在企业上班的王幸聆听了车间“快闪”宣讲后,成为了宣讲团的粉丝,2022年“五一”期间,与别的企业的劳模工匠一起,组建成立了“劳动者之歌”分团。
龙游播种的不仅是党的创新理论,更是青年理论宣讲的新的范式。如今,陕西渭南“东秦新青年”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安徽含山“890”青年宣讲团、南昌铁路总局“8090”宣讲团、新疆乌什县8090南孔文化宣讲团……慢慢的变多各地特色的青年理论宣讲团正从龙游取到“火种”源起,以燎原之势不断蔓延,“培育”出无数优秀青年宣讲员,让党的创新理论通过一个又一个青春有力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
今天的龙游,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慢慢的变成了浙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极具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时代出卷、青年答卷。龙游这片古老而又青春的土地上,关于信仰的答卷一直在接续,从上世纪“可酬热血换文章”的热血青年华岗,到新时代新征程中用青春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8090,信仰之炬熊熊燃烧、红色根脉生生不息。现在,8090慢慢的变成了一个青春符号。龙游的青年,以8090之名,汇聚青春之力,建设青春之城。龙游溪口,百年前是华岗迈向近代社会的第一站,七十年前,“衢州六烈士”之一的李子珍在这里发起成立了“溪口青年联谊会”。现在,充满信念和激情的返乡青年和“新”龙游青年一起,创建了“溪口青春联合会”。他们在龙游“双招双引”新政策下抱团发展,携手成长。“龙凤引·游子归”十万青年汇龙游,全面打通青年“引、育、留、用”环节。以青年人的视角打造青年人喜爱的城市:龙游瀫畔·8090青年创造季活动、六春湖龙之梦项目等一批深受青年群体喜爱的活动项目落地龙游,为青年定制一座“梦想之城”。赢得青年就是赢得未来。以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为牵引,龙游以信仰之光、青年之力建青年之城。理论光芒熠熠生辉,我们脚步铿锵有力。为了不曾改变的信仰,为了担起时代的责任,为实现梦想的渴望,我们终会铸就新的伟大!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看到龙游更多的权威信息,请将“微龙游”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在看”和“赞”!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哦。
Copyright © 2019-2020 www.ccwhw.com 开云体育官网入口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赣ICP备2020011169号-1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