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601231
15381192993
导航

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摄影工作室

来源:开云体育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8-02 20:10:47

  

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摄影工作室

  “党建引领、创新发展,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第一次走进万荣县委老干部局的李克荣摄影工作室,笔者就被工作室浓缩为16个大字的宗旨目标深深吸引,其厚重、立体、分量之感,呼之欲出。这种将党的事业和个人情怀紧密结合,积极契合时代要求的理想和抱负,充足表现了一个老员、退休干部在精神世界和内心情感方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正创新、勇于前行的责任与担当。

  一个老党员、老新闻工作者,退而不休,依然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中,创作出了很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摄影作品。

  在李克荣摄影工作室,笔者看着墙上布置书写的工作宗旨目标、四项工作任务、三大工作纪律、“五个一”工作制度,虽惊喜不已,但尚在意料之中。因为他曾历任万荣县委通讯组组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文体局局长、老干部文卫党支部书记。正是有这样的政治意识和组织、管理、才能,不论到哪个单位任职,他都牢记党的宗旨,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小组成员,在各项活动中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为个人摄影工作室中标杆中的标杆,李克荣赋予它更多的元素,其中,最典型的、也最能体现工作室风格的,便是党建引领。

  他说,进入工作室学习和参加活动的老年人居多,大多是党员干部,作为工作室创办人,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负责,当好表率,加强管理,有明确的目的性地把各方面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在开展摄影创作、学术研讨、作品展示、培育新人等活动中,他从始至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宗旨,引导党员干部严格执行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的有关工作纪律,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引导大家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充分的发挥党员的模范表率作用,从火热的真实的生活中寻找、发现主题、题材,用镜头生动地表现时代精神。

  在老干局的支持下,工作室承办了万荣县“我为群众办实事”摄影大赛,组织30多名摄影爱好者拍出了一批优秀作品,表现人民群众的情感与愿望,鼓舞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交谈中得知,工作40年来,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采写的通讯、消息及拍摄的新闻照片达5100多件,其中60件获奖。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摄影家大字典》,多年来先后被评为全省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运城地区新闻摄影十佳,运城市摄影工作先进个人,市、县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县发展经济先进个人,39次被评为山西日报、运城日报等报刊的优秀特约记者和模范通讯员。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党建话水来。

  在他的影响下,工作室的学员创作的作品数量快速增加,涌现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佳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中,县老干部局文卫支部71岁的老党员王学选初学摄影,到工作室学习后,摄影资料看得多了,好作品见得多了,跟上拍的多了,听得理论多了,进步很快。他拍摄的组照《创建幸福家园》在万荣县委组织部和老干部局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摄影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翻阅李克荣的作品可以感到,无论是在岗工作还是退休,他都把党和人民的需要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将一腔浓浓的爱党爱家乡的情怀诉诸笔端、装进镜头。

  工作期间,从70年代采写的《万荣县支持社员搞家庭副业》到80年代至90年代采写的《万荣花生出口》《古城大葱外销》《奇特的黄牛队伍》等图片新闻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发表,一幅幅热情关注真实的生活,真诚聚焦普通群众,与时代同行的好作品,见证了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心用情用功的火热激情,也印证了他的艺术追求与才华。

  退休后,李克荣不忘初心,践行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组织和团结摄影爱好者,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深度报道,动员摄影爱好者在“深”字上下工夫,通过“深”来调动感情,强化体验,打动心灵,激发创作灵感,推出了一批优秀的摄影作品。

  退休7年来,李克荣在引导摄影爱好者在各媒体平台发表新闻照片、摄影作品和参加展览的同时,坚持深入生活,注重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历程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将镜头对准人民大众,以大众视点为切入线索,以生活空间为延深场域,以时代浪潮为精神内核,展现了很多对各行各业实际在做的工作有指导意的新闻照片和文章。退休后在山西日报、运城日报和各大融媒体平台发表新闻照片和摄影作品达2000多幅,

  在工作室打开电脑,欣赏他的摄影作品,观赏他的摄影剪贴,一幅幅摄影作品,一篇篇文字,无论是工厂还是农村,还是民俗风情,虽然表现手法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直抒真情,善于在普通平凡的事件中发现美、发掘美,用独特的语言和构图加以表现,充满感彩。

  2021年5月,他以《袁家村300万红杏村头走货昔日“杏难卖”晒杏干如今鲜杏刚熟已售罄》为题拍摄的专题,《山西日报》以一个专版的形式予以刊发,大幅度的提升了袁家村的知名度。

  2018年5月,他以《万荣:红了樱桃火了电商》为题拍摄的照片被《发展导报》采用刊发一个专版。

  2018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万荣发生的巨大变化,他先后拍摄了《县城东大街——改革开放40年故地重拍两重天》《40年改革开放贾兆祥家庭五变》《改革开放40年通爱学校换新颜》七组照片,用新老照片对比的形式,不仅展现了改革开放中万荣与时俱进取得的成就,也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在经济发展、攻坚致富道路上的幸福与满足。

  今年8月,万荣县的黄河生态保护促进了乡村游发展,他冒着酷暑,两次驱车100多公里,拍摄了一组游人观赏万亩荷塘的图片新闻,《学习强国》和省、市党报相继登载,山西农民报和运城晚报也在头版编发了大照片,

  前段时间县农艺师团队灾后到农村田间服务小麦播种、平原村用小黑板书写墙头诗宣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等“冒热气”的地头、巷头新闻,他都及时拍摄,发表在《学习强国和《山西农民报》头版等报刊显著位置。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足表现了一名党员以党建引领、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和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与担当。万荣县84岁的原法工委主任、德高望重的运城市联坛十大才子之一陈振民称赞李克荣“摄影家的新闻敏感和艺术匠心已成功地熔于一炉!”

  “慧眼识新、镜头录生活”万荣县工信和科技局党组成员、县微笑话编写名人王鹏举夸赞李克荣。

  创新是李克荣摄影工作室蒸蒸日上的关键。为了推进工作室学术研讨、培育新人、作品展示等内容的全面创新,他不断探索对工作室发展目的、发展趋势、发展思路、发展格局的认识,逐步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公益服务方式,一年多来,他不但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创作,而且也注重对摄影爱好者服务、培养,相继启动了摄影创作、摄影培训、摄影交流、摄影展览、摄影评奖、摄影理论研讨等活动,使摄影爱好者们在相互交流中,丰厚艺术底蕴,开阔艺视野,特别是通过理论培训和组织深入一线采访有效形式,培养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富有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摄影队伍。

  李克在开展工作中,甘为人梯,勇于奉献,首先体现在作品的影响力和人格魅力,他通过个人授课,作品点评,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走进工作室,参加理论学习和深入基层采访。三名年过七旬的老干部,在学习摄影过程中,他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面辅导,热心支持和鼓励他们深入现代化建设一线采访。在工厂、农村,他带着老干部一起拍摄,现场传授对光线、影调、色彩的认识和画面章法结构的选取,锻炼大家抓拍基本功。很快,这几名老干部熟练地掌握和操纵自己的照相机,在拍摄时能迅速设置光圈、快门,调整画面构成,创作出一幅幅主题鲜明、接地气、有活力的作品。在运城市老干部局举办的建党100周年影展和万荣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举办的“我为群众办实事”摄影大赛中,这三名老干部的作品分别入选和获得了二、三等奖。

  他还重点培养了一批80后、90后,甚至00后学员,以年轻人乐于接收的方式,传授自己在新媒体时代的采写方法、手段、形式,引导他们站在新的起点,开启新的征程,用心用情用功拓宽表达方式,唤起了他们的精气神。2018年以来9名学员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新闻照片200多幅,3名学员摄影作品入选参加由《中国摄影》杂志和在北京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国梦劳动美”第五届全国职工摄影展》。

  “摄影工作室有了一个良好开端,靠的是万荣县委老干部局和离退休干部党总支的领导和关心,是党组织把办好工作室纳入创造性工作的‘一县一品’,专门下发文件,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并在房间、设施和活动上全力支持。”李克荣如是说。

  在工作室,笔者见到了万荣县委老干部局局长黄峰。他说,万荣独特的地域环境造就了特有的人文气质、文化性格,形成了鲜明的万荣精神,李克荣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他退而不休,发挥自身特长创办的摄影工作室,从组织形式到活动方式,既把握导向性,又富于创新性,呈现出具有示范意义的主流维度。

  笔者深信,在李克荣的创新思维引领下,工作室会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的优秀作品。